时间:2023/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pf/a_11972518.html

杨朔于我,是挺久远的记忆,只记得七、八十年代我在中学读书的课本里有选录他的《泰山极顶》、《荔枝蜜》、《海市》等,能选入教材的篇章一定是集思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大家之作。那时读着他的散文只是感觉朴实轻松中又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和积极向上的激励。

于是当我选择所读书籍,在家中的书架前徘徊的时候,终于还是在这个老相识前驻足,想能选入国家课本的作家的书怎可以一直错过?尽管年代稍久远,但一定依然会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让我们汲取,于是就有了这个阅读的过程。

《杨朔散文选》收集的是作者从-年著作的几十篇散文。散文结构严谨,文字凝练,富有诗意,描写人物事件真实生动,无论人和物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切写照。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建国初期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再到作者于六十年代出访非洲、印度、西亚、日本的游历感受,真切地记录了各个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的战斗生活、劳动工作场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细腻传神,同时将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也注入了这些人物和事件中,常常会深深打动读者,让人声音哽咽、泪湿眼眶。

《杨朔散文选》这本书,我总结了作者的几个鲜明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在所有篇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以诗人和作家的角度看待世界,对美好的人和事物极尽赞美之词,也是作家对美好事物向往的表现;

虽然文章都带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有的政治色彩,但又完全感觉不到呆板、生硬和教条、读来颇为轻松舒畅;

咏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他写作的一大特点,往往会从一件事、一个物品甚至一草一木上引申出深远的意义,这也许是作者杨朔文学功底扎实、思维宽广、思考透彻的体现,更是杨朔散文有别于他人的最大的特点。

本书读毕,宛如品尝了一桌独到的“杨朔家乡菜”,味道纯正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也正如我所愿,本书不仅让我汲取了营养,更透彻地了解了作者,还透过本书对那个时代有了诸多的感知和认识。

后查百度得知:杨朔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折磨,于年8月3日服安眠药含冤去世,终年58岁。从此中国失去了一位国人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家,失去了又一位有骨气的一流文人!既是国人之憾,亦是世界之憾。中国文革期间对知识界文化界的重创是文革后中国文化匮乏的主要原因,政治我不想多说,但历史却会记住!

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前瞻的时候不忘回望,正是那些逝去的时光、人和事才填满了厚厚的历史,让历史长河那些为人类做过贡献的人永远熠熠生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4006677657.com/lzzl/lzzl/186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