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们喜爱什么事物,通常都会将其与自身的专长相结合。正如喜欢风景的画家,会在自己的画作中画入各式美景;作家如果喜欢小动物,会在自己的文章中融入关于猫猫狗狗的叙述;而诗人,若是爱吃,同样会将自己品尝到的美食,用诗作的形式加以赞扬。正如苏轼,就时常在自己的诗作中提到美食,“荔枝”就是其中之一。

一、苏轼《惠州一绝》

苏轼关于“”的诗作,非常出名的就有这一首《惠州一绝》。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其中,流传了千百年的句子,就是后两句。当时苏轼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六旬的年纪,历经了黄州被贬之后,又来到了广东惠州。此时他的心情本应该是落寞到极致,毕竟多年前的岭南地区,就是蛮夷之地,生存都艰难,何况是已经历大半生坎坷的中老年苏轼呢?

不过,也是苏轼的心态好,在此绝境中,还能够感叹美食的味道之好。“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美味的荔枝三百颗,这一辈子就做个岭南人也不错。

只要有美食可以尽情享受,就能使得苏轼遗忘自己命运的坎坷,人生的艰难。说他是吃货吧,也不足为怪。不过,就是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引来了后世人不少的争议。

二、“日啖荔枝三百颗”引争议

1、火气重,数量庞大,不可能

有些人品味诗句,就喜欢抠字眼。他们觉得每天吃三百颗荔枝,不切实际。一方面是因为荔枝热气重,吃多了容易上火。另一方面,三百颗的荔枝,至少二十斤重了,一天光吃荔枝,数量也太大。

2、客家方言,如同“一颗荔枝三把火”

苏轼在创作这首诗的地点,是惠州,也就是客家方言地区。在这儿生活,吃着这儿的美食,多多少少也会将这其中的文化融入作品中。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其实就类似于当地人说的“一颗荔枝三把火”一样。

3、夸张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手法是经常被运用的。就像是诗作,其中的数字不少都是有夸张之意。正如李白的诗作,“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三千尺,难道就真的是经过准确丈量的长度吗?非也。而“日啖荔枝三百颗”,其实更多的也是表示,“我爱吃荔枝”。

美食能够治愈人心,确实如此,古往今来都有此妙用。想必当年的荔枝,是治愈了苏轼不少艰难岁月。让他如此乐观豁达的,也一定有荔枝的一份功劳。而现在,近千年之后,所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一定治愈了我们不少人。读他的诗词,也许年少的时候不知其真实含义,慢慢地,我们便会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想要阅读苏轼的作品,《苏轼词传》应该能够帮到你!在这其中,不仅能够阅读到不少的好作品,同时,也带领你领略苏轼艰难却辉煌的一生。他经历了什么,他成就为何种伟大人物,都能够在此书籍中见得。

与《苏轼词传》同系列的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辛弃疾词传》几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及人生历程的讲述。现在购入,是活动价,6本只要99元。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购买到正版的《苏轼词传》。

捧上,读一读近千年前的大文豪苏轼与他的作品。苦中带着甜,甜过之后,正是阅读经典的酣畅淋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4006677657.com/lzst/lzst/181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