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10/8833423.html 夏日最惬意最让人吃不停口的,就是这新鲜的带着丝丝冰凉的荔枝了! 剥开红艳艳的荔枝外壳,绽露出润白如玉的荔枝肉,用牙齿轻轻碰着果肉稍一用力,清新饱满的汁液便从薄薄的果肉表皮中溅开,染得一口的清香甜蜜,哎,整个人都要陶醉在这幸福里,快乐得要晕过去~ 我自小就爱吃荔枝,可是总不得淋漓尽致地吃个满足,因为老人家总是说荔枝吃多容易上火,吃太多会流鼻血,不让多吃。 荔枝是单属于夏季的水果,上市时间短,而且价格绝不属于平易近人的那一类,从古至今,荔枝一直都是送礼的佳品。因为价格不便宜,以前家里并不能买太多,只有在偶尔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送了荔枝来,我才得以相对多吃几颗解解馋。 一直到了工作之后,我才能够在夏季荔枝上市的时候,一次买上几斤荔枝,吃个尽兴。会不会上火?反正我是不会的,本着“以毒攻毒”的原则,吃的很欢~ 以前爱吃荔枝,也就是只管吃,荔枝就是荔枝,哪里管是什么品种,因为周遭的人对荔枝的品种也不甚了解,大家也就吃个新鲜吃个甜。一直到来了广州念书,才知道吃荔枝还要分不同的品种,比如桂味、糯米糍、进奉等等。 广州人对吃荔枝这件事情上有着自己的执着,就拿我家先生来说,他吃荔枝起于桂味止于糯米糍,而且首选从化增城产的荔枝,其它的荔枝品种从不买,问曰为何,答曰不好吃。 我翻了一个白眼,荔枝还不都一样那个味道吗,有啥区别,这就是活生生的矫情!这位荔枝界的老司机面对我的白眼,鄙视地说了一句:你味蕾没打开吧…… 谁知人家还有补充,若要二选一的话,桂味又比糯米糍更好些,肉脆甜,香味浓,糯米糍只得一味的甜,层次不够丰富啊~ 哟,这荔枝吃得是要上天的节奏啊~ 可是在吃到新鲜又香甜的荔枝时,我!是!真!的!想!上!天!啊! 天哪,那个甜,手上溅到的荔枝汁,来不及擦干净,不一会就变得跟蜜糖似的黏手,真应该买个甜度计实测一次甜度才好! 在吃荔枝这件事上,从被唾弃到逐渐地开始吃出心得,也是一出融入粤人生活的血泪史…… 我家小妞早餐喜欢吃面包配果酱,当妈的都知道外面市售的果酱真是呵呵呵,作为动手小能手的我,当然要给女儿吃自己做的果酱最放心。 去年就给她用荔枝做了两小瓶荔枝果酱,然后小妞疯狂爱上荔枝酱,吃面包的标配,其它果酱都不要。待到荔枝果酱吃完,她就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当中,连面包都少吃了。 所以今年夏季准备开始的时候,就打算给小妞做上几大瓶荔枝果酱,给她留着慢慢吃。她爸说,要做就做用最好的荔枝来做。可是,到底怎样的荔枝才算得是最好的呢?还是得先做做功课。 看看维基百科可以了解荔枝的基本知识。关于品种的第一句便是:“荔枝有多个品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荔枝的常见品种从知名度来排序,现代常见的荔枝品种有挂绿、桂味、糯米糍、妃子笑、怀枝、黑叶、进奉、白糖罂、白蜡、三月红等等,还有不常见不知名的品种就不尽数了。 清代吃荔枝狂人屈大均编写了《广东新语》,书里对于岭南地区的荔枝有比较详细的解说。因为屈先生乃番禺人氏,不仅家中种植荔枝,且早年也做过贩卖荔枝的商人,吃遍全省各个荔枝品种,因此对不同荔枝的优劣自有一番见解。 荔枝自古是贡品,所以优秀的品种是相当受追捧,达官贵人包树预订是几百年来一直有的惯例,顶级荔枝我们一般人是难以尝到的,最著名的挂绿在清代已是“如夜光无价,非可以金钱得之“。但除去只作为传说而存在的挂绿,其它品种又如何分辨判断好吃与否呢? 屈老先生说岭南荔枝分为“水枝”和“山枝”两大类。夏至前成熟的叫做“水枝”,味偏酸,通常近水种植,水枝中的贵价品种有黑叶、进奉、大造、塘壆等。 说起黑叶,明清时期的广州西关涌和泮塘一带,“居人以树荔为业者数千家。黑叶居多,长至日,十里红云,八桥画舫,游人萃焉”,荔枝湾也因此而得名。黑叶荔枝的种植范围还挺广的,光我听说过的,不单广州周边有种植,广东其他地区、广西、福建、台湾都有种植。 去年在增城买过新鲜的仙进奉,个头大,水分足,和糯米糍有得一拼,可是价格可真心不便宜,在荔枝大年里还要卖个40块一斤,偶尔吃吃就算了,还是吃桂味和糯米糍划算。 夏至后成熟的称为“山枝”,通常靠山种植,而山枝的品质会根据种植所在地的土质来分高下,因此山枝的滋味很是多样。 山枝中的佼佼者就是挂绿,桂味、糯米糍这些晚熟名贵品种也是山枝,待到最后的怀枝上市,就到了荔枝季的尾声,怀枝过后就没有荔枝可吃了。 看看知乎,关于荔枝口味哪种最好的答案中,桂味和糯米糍是得票率最高的两位选手,双方甜度不相上下,也都是核小品种,二者最明显区别点就是,桂味香味足,而糯米糍水分足。 《岭南荔枝谱》里记载糯米糍,又名“水晶丸”,说“肉厚而韧,香液与挂绿最似“,故号”岭南第一品“。食家王亭之对比了所尝过的挂绿、糯米糍和桂味,评价是“糯米糍的香不及挂绿远甚,挂绿一剥开壳便已闻到香气,糯米糍则绝无。但糯米糍的甘膄肥厚,则试着可与挂绿比美,其汁液之丰,两者不分伯仲。但若论香气,挂绿则似不及桂味。桂味壳有刺,较厚,可是细核,肉有桂花香,实为荔枝中的上品,王亭之私见,桂味其实胜于糯米糍。” 作为做荔枝果酱的候选品种,我选择了桂味。因为做果酱本来就是要加糖熬煮,甜度不是要考虑的重点,重点是要水果本身有足够的香气特点,桂味比起糯米糍除了甜更多了香。 桂味荔枝有“大红桂味”和“鸭头绿桂味”两种。广州地区的桂味最出名的要数萝岗桂味和水厅桂味,两者都属于“鸭头绿桂味”的品种。大红桂味整个果实都是鲜红色的,而鸭头绿桂味,在果蒂附近有一块暗绿色的斑块。经过我亲手剥过三十斤桂味的经验,亲测的的确确是带着暗绿色斑块的桂味肉质更紧脆,甜度也更高,挑选桂味小经验get! 水厅桂味在从化的白田岗新明村,三棵母树至今尚在,这次特地带女儿去看看这三棵几百年的老树,可因为今年天气原因,三棵母树粒果不结,唉~带我们去看树的孙姐说,这三棵母树的果实也是长年被当地领导包了,平常人难得吃到。孙姐家里种了很多桂味,但都是大红桂味,只有一棵第二代嫁接的正宗水厅桂味荔枝树。孙姐说起水厅桂味,个头和龙眼一般大小,但果肉相当爽甜,清澈无渣,果核只有米粒大小。孙姐说得一脸满足感,听的我也暗暗地吞口水。与孙姐约好,等明年她家的水厅桂味成熟,我们去一起尝尝水厅桂味,吃吃当季的荔枝菌。 位于新明村的水厅桂味母树 王亭之先生又提到怀枝,这指的是“尚书怀”,怀枝分为三品,“小华山”、“绿衣罗”、“交几环”,可惜如今已无此等名目,因为都拿来冒充糯米糍了。好的怀枝有丁香味,可如今冒充糯米糍的怀枝连丁香味都没有了,老树已亡新树变种。七月中旬就是怀枝的上市时间。从化增城很多农家都种有怀枝,不过现在的怀枝核稍大,果肉甜中带点酸,荔枝的香味也还好,在桂味和糯米糍过后,怀枝是最后解馋的荔枝了。 广州古代地图 看广州最古老的地图,直观地看到广州周边地区有山有水,实在是适合种荔枝,环绕着广州城的这一大片地方,就是广东省的荔枝主要产区。 荔枝要好吃,种植地方的土地要肥润多沙,不含潮气。就算是同样的品种,若是种植地的土壤不一样,种出来的果实味道必定是有差异的。就像是从化灌村种出来的桂味比旁边几个村子的桂味要甜一些,所以灌村桂味历年来都是从化桂味收购的最高价,引得其他地方的村民也把自己种的桂味拿来灌村给人收。可是收购人一试便知道不是当地出产的桂味,收购价也不得那么高了。 从五行来讲,荔枝属火,需要向阳,日照充足。种荔枝得爱惜荔枝花,俗语说荔枝“十花一子”,今年荔枝开花的那段时间,广东一直下了一个月的雨,把荔枝的花都泡霉了打掉了,导致现在荔枝产量大减,物稀者贵,今年的荔枝价格真心不便宜。荔枝成熟的时节,果实从向阳的那面开始变红,“荔枝之阳子甜”,越红的荔枝越甜,甜称之为“上糖”,若酸则称为“上水”。 所以,荔枝要好吃,先选品种,次选产地(土壤质地),再次看向阳,最后一样,必须是离枝时间了。 这个不用解释,吃荔枝的人都知道,荔枝离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所以吃荔枝必须得吃新鲜啊,最最新鲜当是树上熟即摘即食啦!话说广东一直传沿下来的习俗,在荔枝成熟的季节里,家里种有荔枝的主人以荔枝饷客,“听客自摘,或一客而分一株,或一株而分十客”,宾主相约品荔枝,喝荔枝酒,饱餐之后还让客人带着新鲜荔枝回家与亲友分享~原来荔枝季节里与亲友相约去摘荔枝食荔枝也颇具古风啊~ 若是不能在荔枝上市的季节来岭南放开怀抱吃荔枝,那就只能靠顺丰开飞机全程冷链送到家了,从树梢到冰箱只不过是离枝一日而已,总好过传统走大货车用大冰块打化学保鲜剂在公路上走几天的那种运输方式。现在有各种水果直购,要买新鲜荔枝实在方便,打开手机就可以买买买了。 买上十斤鲜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是要爱上这千年流传的岭南之味,“不辞长作岭南人”吧~ 写给曾经在后台留言给我的朋友们: 因为没有习惯经常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