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名句,说的就是荔枝了。荔枝这种水果,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热烈喜爱,苏东坡有名句曰“日啖荔枝三百颗”,虽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也足可见荔枝的美味。 荔枝的起源 关于荔枝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夜晚,突一位仙姑下凡游玩,来到广东增城某地,觉得这山清水秀,就在一棵树上坐下来小憩。太阳升起时,她要返回天上,走时匆匆忙忙,竟把身上的一缕绿色丝遗忘在树枝上。第二年,这棵树上竟然长出了肉厚汁多、清甜可口的果子。因为这果子是仙姑“离枝”而结下的,人们就给它取名叫“荔枝”。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它在中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我国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称荔枝为“离枝”。根据宋代著名学者苏颂在《图经本草》中所引《扶南记》的解释,古人之所以称之为离枝,原因在于“以其结实时,枝若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刖?取其枝,故以为名”。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离枝,也是割去枝丫的意思。 荔枝的属性 荔枝是常绿乔木,一般高度不超过10米;果实球形或卵圆形,果皮有鳞状突起,有紫色,红色,青色,成熟时鲜红色;果肉莹白色,有的接近半透明,口感脆嫩,多汁甜美,核较大。虽然好吃,但是不耐储藏。荔枝在我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台湾、云南等地均有种植,广东和福建是主产地。 荔枝的品种 说了这么多,下面来介绍常见的荔枝品种,以供吃货们参考。 1.妃子笑 没错,这个品种就是因为开篇诗句中的典故命名的。妃子笑是中早熟的优质品种之一,每年的5月下旬成熟。果实饱满,中大个,单个24-30g左右,近圆形或卵圆形。颜色辨识度高,绿中带红,容易辨认。裂片细密尖锐,有点扎手。皮薄肉多,果肉蜡白色,晶莹剔透,核小,口感脆嫩,甜中带酸,外部果肉较甜,靠近核的部位较为酸涩。 2.白糖罂 又名蜂糖罂。听名字就知道属于味道比较甜的品种。一般二月上旬开花,五月下旬成熟,和妃子笑同为中早熟品种。果实看起来像长歪了的心形,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24g左右。果皮薄,颜色鲜红,龟裂片大部分平滑,小部分微隆起。果肉乳白色,质感脆嫩,味道清甜。缺点是核比较大,汁水不多。 3.桂味 这种荔枝,因有桂花的味道而得名,又名桂枝。六月中下旬成熟。个头不大,单果重约17g左右,果实圆球形,钉刺细密尖锐,山峰状,比较扎手。皮薄核小,肉质紧实,脆爽多汁,甜度较高,有淡淡的桂花香气。是荔枝中公认的上品。正宗的桂味,剥开后能看到果皮内侧包裹的薄膜为淡黄色,才带有桂花香气。 4.糯米糍 又名米枝。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开花,六月下旬至七月下旬成熟。果实扁心形,果肩一边高一边低。果子较大,平均果重25g左右。果皮大红色或暗红色,龟裂片粗糙但不扎手。果壳硬,剥时汁水四溢,肉厚滑嫩,松软多汁,核小,可食率是所有品种中最高的。有浓郁果香味,甜度高,不爱吃甜的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太甜。 5.挂绿 是比较珍稀的荔枝品种,也被称为“荔枝之王”,因果皮中间带有一道绿痕而得名。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成熟。果实扁圆,个头不大,果蒂带有一颗绿豆般的小粒。果实成熟后紫红相间,中间环绕一道绿线。果肉晶莹洁白,细嫩脆爽,清甜可口,带有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 上面介绍的这几种荔枝,按照成熟时间排序为: 妃子笑,白糖罂(5月下旬)→桂味(6月下旬)→挂绿(7月上旬)→糯米糍(7月下旬) 妃子笑和白糖罂上市早,口感中上;桂味和糯米糍则是比较受欢迎的两个品种,品质上佳;最为珍稀的挂绿也是最难吃到的,据说是荔枝最佳品之一,现在市场上拿其他品种冒充的也不在少数,买的时候可以参考上面各个品种的特性来鉴别。 在炎热的夏天,吃一颗荔枝,咬开晶莹剔透的果肉,清甜甘美的汁水霎时充满口腔,琼浆玉液也不过如此。荔枝整体果期较短,只有短短两个多月,喜欢吃的朋友一定要抓紧了。需要注意的是,荔枝吃多容易上火,喜欢也要适量食用哟。 据说还有很多同志不会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