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颗荔枝=酒驾,3颗荔枝=醉驾?!小心这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大家都懂,也知道酒驾、醉驾的危害,但是,最近嗨哥看到一个,说是吃1个荔枝等于酒驾,吃3个荔枝会造成醉驾。 正是吃荔枝的时节,嗨哥昨天还买了不少。听到这个消息后,嗨哥再也不淡定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视频2分50秒)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ml,小于80mg/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ml的驾驶行为。 试验1: 在没有吃过荔枝的状态下,用酒精测试仪测试,显示酒精含量是0mg。吃完第一颗荔枝,数值变成了51mg!已经达到了酒驾的标准。 再来两颗试试~仪表显示酒精含量是86mg!已经达到醉驾标准! 为了避免个体差异,又找了一个小伙子~结果也是酒驾,只是数值不太一样。 事实上,除了荔枝,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以荔枝为例:荔枝属于高糖水果,摘下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氧环境。糖分在无氧环境中被分解为乙醇(也就是酒精),但量少易挥发。所以吃了荔枝出现“酒驾”现象也不足为奇。 不止是荔枝,苹果、葡萄、蛋黄派等食物长时间放置后也会生成乙醇,食用后口腔内也会残留少量酒精成分。 生活中,还有很多食物中也含有“酒精”成分,像上面所说的蛋黄派、苹果等等。除此以外,为了不造成“酒驾”,下面这些食物,在开车前也尽量少吃哦! 01 糟鹅、糟肉等 夏天到了,很多苏州人都会做上糟鹅、糟肉、糟毛豆……吃着特别的清爽。可是,这个“糟”你知道是什么吗? 酿制黄酒剩下的酒糟再经封陈半年以上,即为香糟。香糟香味浓厚,含有8%左右的酒精,有与黄酒同样的调味作用。以香糟为调料糟制的菜肴有着独特的风味,嗨哥就非常喜欢吃。 02 酒酿 大家最为熟知的酒酿的食物,应该就是酒酿圆子了。 酒酿,又叫醪糟。醪糟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 嗨哥以前就喜欢这样直接吃,现在想想,嗨哥的“酒量”还是可以的嘛! 03 醉虾、醉蟹等 醉虾、醉蟹可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啊。 醉虾,顾名思义,就是把活虾放入酒中,没一会儿虾就醉了。把冰块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后放入活虾,最后将黄酒倒入完全浸泡住虾并盖上盖子。食用者即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 醉蟹,以螃蟹为制作原料,加以米酒香料精盐等醉制而成,口味咸鲜适中。芳香无腥,蟹味鲜美。 虽然很鲜嫩,很美味,不过大家不要忘记了,里面可都有酒哦!开车之前能不能吃,相信你应该知道了吧! 04 豆腐乳 嗨哥早上喝粥,最喜欢配上一块豆腐乳,那个美味啊~~可是听说,豆腐乳中也含有酒精,所以嗨哥特地去查了一下。 例如红腐乳,腐乳装坛后要加入优质白酒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腐乳品种中添加糟米的称为糟方,添加黄酒的称为醉方。 好吧,豆腐乳真的含有酒精,不过少吃点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嗨哥提醒:很多食品为延长保质期,包装前都会在食物表面喷洒食用酒精。人吃过这些食品后,立刻测试出的数据都会超过限定标准,也就是假性醉酒。所以当我们在食物包装上看到“食用酒精”的标示时,也要注意一下,尽量避免开车前食用。 05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防中暑、腹泻的夏季常用药,很多人家里都会备上一些。 藿香正气水其实是一种酊剂。所谓酊剂就是指为了更好地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而使用酒精作为溶解剂。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服用过藿香正气水后嘴里会带有酒气,甚至被误测为酒驾的原因了。如果是驾车一族,又需要在炎炎夏日中服用藿香正气水解暑,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胶囊。 此外,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口服及外用药包括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口腔清新剂、漱口水等,都易被测出“酒驾”。 如果 万一 不小心 因为这些东西被酒驾了 应该怎么办呢 警察蜀黍表示不用担心,如果遇到这类“被酒驾”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下情况,在分钟后复测一下,一般都没有问题。 嗨苏州整合,内容来源于京华时报、腾讯视频、百度百科等。 白癜风哪里权威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4006677657.com/lzzp/2169.html |